“青春與星空對話”中西部青少年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主題活動在文昌舉行
9月20日,南海之濱,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。
伴隨著撼天動地的巨響,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托舉著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一飛沖天,奔赴浩瀚宇宙,在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順利團圓。
“中國,牛!”“中國航天,牛!”“中國航天人,牛!”
發射場觀禮臺上,師生代表們高聲歡呼、激動不已,目送天舟三號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。紅撲撲的臉蛋、揮舞的國旗、對航天事業充滿向往的眼神……這個下午,他們在祖國的南海之濱逐夢航天。
當天,來自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中西部地區的36名中小學生,在老師和幫扶干部的帶領下,跨越山海齊聚文昌,參加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導、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辦、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承辦的“青春與星空對話”中西部青少年與載人航天面對面主題活動。
活動現場,航天英雄楊利偉與中西部學生面對面,通過分享飛天故事,引領學生們樹立遠大理想、培養家國情懷、激發學習動力。
“中國航天需要人才、渴望人才更成就人才,也是優秀青年展現才智的舞臺、實現價值的沃土、報效祖國的平臺。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人力資源部主任趙新說。
去年8月,清華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領導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,跟蹤調研學生成才情況,參觀火箭發射塔架和火箭實體廠房,與畢業學生代表面對面交流。多次來中心調研的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,為參加北斗組網、火星探測等發射任務的畢業生點贊,也期盼他們開創更美好未來。
“‘天宮’飛上天啦!”2021年4月29日,龍樓鎮航天小學學生符雯敏在自家樓上,親眼見證了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的壯舉。望向發射場的方向,她說:“我念的是航天小學,發射場就建在我過去的學校上。”
在更新改造學校時,出生于星光村、時任文昌市教育局局長的薛英炳,與時任地源小學校長林奮商量,請人在校門口設計建造了一個“?;?rdquo;——一枚火箭在眾星環繞之中向天飛射。他們期望,村里的孩子們長大后能夠崇尚科技、向往星空,探索宇宙奧妙。
巧合的是,后來,發射場的選址就在星光村所在的這片高大茂密的原生椰林中。而航天人在發射場不遠處,建起了航天小學。
校園與發射場,學生與航天人,讀書聲與火箭轟鳴聲遙相輝映,勾勒出航天報國的畫卷。
“中秋團圓,天舟三號和天和核心艙也團圓。”站在慶賀任務成功的“大紅屏”前,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表示,“這樣激動人心的‘團圓’的背后,凝結著發射場全體人員承壓奮戰、連續奮戰、堅守奮戰的心血,飽含著勇于突破、敢于攀登的本色。”
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鄧洪勤說,展望未來,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按照國家航天發展規劃,圍繞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發射、重型工位等重大工程開展配套設備設施建設,為中國航天未來的深空探測、行星探測、空間站建設等提供強有力支撐。而這,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接力傳承。(記者 邱晨輝)